——论后申遗时代的中国书法发展路径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向云驹
【提要】 2010年,随着中国书法、中国篆刻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书法的发展可以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后申遗时代中国书法应该走怎样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书法当下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确定发展路径时,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把“非遗”保护的精神纳入到现实的书法行动之中。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的发展路经,并不是屈尊低就外人的好奇和满足这种好奇的粗糙粗鄙的书写与书写表演,而是坚守它的文化个性,保持它的文化尊贵与高贵品性,维护它的文化神圣神奇神秘和博大精深。这种高贵正是我们赢得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热爱、向往的文化高度。
2010年,随着中国书法、中国篆刻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书法的发展可以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获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称号,标志着中国书法在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国际性文化政策、文化行动中获得了标识性身份。表明中国书法的伟大传统、天才创造、独特技艺、美学价值、艺术思维受到关注和推崇,中国书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标杆和标识之一,并且因其独创、天才、伟大而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荣誉称号,把中国书法推向了世界文化之巅,对中国书法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称号的颁行为标志,中国书法历史将进入全新的书写境界。那种长久压抑的、焦虑的、生怕世界不能了解中国书法文化意义的担心从此可以释然。那种自认中国书法举世无双但却又惟恐知音寥寥、他者难入堂奥难得个中三昧的热心书法传输推广的人们于是精神为之一振。那种眼见书法被误解为艺术低于实用,实用趋于不用,书法于世界艺术归于另类另册,于人类书写屡遭钢笔、电脑冲击与取代,仿佛前景没落暗淡的人们,不啻是柳暗花明或者一剂强心针。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使中国书法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那么,后申遗时代中国书法应该走怎样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书法当下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既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称号在一瞬间就解决了中国书法可能要通过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完成的走向世界并被广泛认同、获得赞誉的历程,那么,我们就完全应该积极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的方法与理念,为书法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人类顶级的文化形式,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这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而成为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文化杰出样式的保存、发展、传承的责任。这种遗产的破坏、扭曲、损害、灭绝,不仅仅是对一国文化的伤害,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文化亵渎。这种文化遗产一旦面临濒危,也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支持、援助,或者受到来自全世界的批评、指责、声讨、制裁等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荣誉称号,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一把双刃剑,是荣誉和责任并存的文化身份。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书法发展有责任加大向世界人民的传播、交流、共享的进程。“代表作”的身份使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获得了更便利、更有利、更高端的平台。积极推介、传播中国书法,特别是在海外传播中国书法,是后申遗时代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路径。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书法必须谨记自己是缘何而入此一“世遗”,又是为何要入此一“世遗”。缘何而入“世遗”?是因为中国书法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举世无双,是因为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何以要入“世遗”?因为我们确信中国书法具有“非遗”的特性、特征,愿意采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建议,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同“公约”制定的“非遗”保护的原则、理念、方法、措施等。所以,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确定发展路径时,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把“非遗”保护的精神纳入到现实的书法行动之中。
简约地说,“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就是:
(1)维护书法的历史传承。所谓“文化遗产”就是由来有自。没有历史传承、没有历史根基者,不能叫“遗产”。就是说中国书法的后申遗之路,绝对不能离开自身的历史,而应该强调和强化与历史的一脉相承。鉴于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也包含了相当的艺术基因和艺术创作形式。坚持“非遗”原则,并不是完全排斥书法的艺术创新,它所强调的是当它作为“遗产”时,它的主体、主流、主干必须是传统的。没有任何传统面貌或浓郁传统气息的书法,不能称之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书法,而只能称之为“中国的书法艺术”或“当代‘书法’艺术”之类。
(2)中国书法的传统和传承必须是活态的。这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传统的真草隶篆诸种书体必须依然存活于当代书家的书写中,书法诸体的历史沿袭传承有序、代有传人、代代相传;二是当代书家人才辈出,书法活在当下,书法流传不绝,书法依然为人书写,一切机器的、印刷的、电脑的、设计的、制作的、制造的“书法”或“书法式书写”都不是真正的可以作为“非遗”的书法。
(3)原生态的传承和传播。中国书法的原生态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在当代社会、当今时代要原汁原味保留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作为“非遗”,它的要旨就是维系原真性,保持原生态。书法的传播,为了昭示其“非遗”价值和样式,也是以坚持原生态为宗旨,让文化他者能在传播中见识真正的、本真的、原生的 “书法”。没有本真性,脱离了“非遗”的申遗样态,“非遗”的传播就不具备“非遗”的意义,而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交流而已。
根据以上基本的核心的“非遗”保护原则,反观我们当下的书法现状,应该特别指出:
(1)书法史的整理、研究、书写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书法史的知识普及与传承不仅应该体现在有成就的书法家的书法实践中,还应该有更多的职业的、专业的研究家来研究与写作。书法史中的体裁史、人物史、书风史、书论史、断代史、通史、简史、专史、碑史、帖史等等都应有专门的专题和研究,汇聚成与书法史本身一样辉煌的史学史书著述,使之能张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声名与声誉。
(2)书法书写的当代传承必须尽快与书法的历史相延续,达到历史的新高峰,有可数的当代名家大师,有可持续的发展后劲。中国书法问世以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有一代的英才,一代有一代的特色和繁盛,从先秦、秦汉以降一直沿续到明清民国和当代。目前最危机和危险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钢笔和电脑的时代,毛笔的实用性书写被普遍放弃,数千年的科举制度和其中规定的诗、文、书写融为一体的文化制度相继瓦解,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环境变异。书法还有无可能续写历史的辉煌?书法还有无可能人才辈出?书法还有无可能达到历史的高度,或者超越历史,或者与历史高峰并峙而立?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解。我们的书法或书写已经在最近的一百年间格局大乱,传统书法不断被边缘化;我们的传统文字也遭遇和经历了一百余年的简化字加拼音的历史,文字的字体、字形、字意已不复旧貌,异体字日渐稀少罕用,书法的文字学根基和素材的多样性大受动摇;我们的国学也在一百余年间被西学和新知全面取代,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也与传统私塾、书院完全背道而驰,并且两者是替代式、置换式交接,根本没有承前启后的过程;我们的诗、文、画传统也迥异于历史,白话诗崛起后,旧体诗衰落淡出,至今已近绝响,文言文也随之衰落淡出,印刷品的格式制式也从竖排右起,一变而为横排左起,中国画之书法缺失已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了,书法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几乎被无保留的弃绝,书法的历史地位曾一度从历史的最高峰跌落至历史的最低谷。从最低谷向最高峰攀爬、回归和复兴,其艰难艰险、其无望无能可想而知。看一看我们今天奉为大师名家的当代已故或未故的书家,他们是深谙书法史上何为名家大师的,他们中许多人自己从未能放言自己的书法如何如何了不得,相反无不谦谦君子,自言在名家或名帖前不过习书者而已。可是,当下书界和社会众生,却将许多非大家非名手的书法奉为历史前贤一样的地位,使当代书法史暗然无光,使当代书家贻笑历史。书法一百年间遭遇的变局比任何一种中国艺术形式都更加惨烈。因为它是全民性的文化行为,所以它在全民盛行时就可以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更强大的根基和人才环境;也因为它是全民性的文化行为,所以它没有职业化、专业化、艺术化,因而也最容易在全民性放弃、全民性喜新厌旧中彻底失落,全面衰败,一蹶不振。这就是书法艺术的独特的历史悲喜剧。
(3)中国书法的当代传播已身处文化乱象丛生的局势。在汉文化圈以外,在华人华侨文化之外,在欧美和其他文明文化中,中国书法是神奇的,也是神秘的。它是文化猎奇的对象。因而,什么才是真正的书法,什么是精湛的、艺术的书写,外人难得其妙,其中奥秘甚至不足以为他人道。但是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全球化大势所趋,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深入。于是,滥竽充数者有之,把写汉字等同于书法者有之,不入流的书者号称大家大师在海外乱窜者有之,以稀奇古怪书写却号称中国书法正宗者有之,以反书、倒书、口书、发书、脚书、左书等旁门左道吸引眼球者有之,以瞎写乱书、糊涂乱抹代替书之正道者有之。总之,因为外人不懂和难懂,中国书法如何示人,由谁示人?如何走出去,由谁走出去?这些成为书法海外传播的大问题。事实上,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让我们文化的他者真正懂得中国书法。或者说,中国书法有可能真正走出去吗?或者我们的文化策略实际上唯一的选择是:中国书法的传播,只能是精英传播、知音传播,只能是他者的走进来而不是我者走出去。中国书法因此幸矣?亦或不幸?
在中国文明创建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字、中国绘画、中国瓷器、丝绸、音乐、舞蹈、戏曲乃至宗教、兵法、哲学……几乎所有的重要的艺术门类和文化形式都在中西交流交往中,在西学东渐或东学西渐的双向交往中,都有种种的传播历史。其中细数起来,唯有书法是中西文化传播史上的另类。中国书法除了在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等汉文化传播地深入异域外,在非汉语文化圈之外,中国书法几乎是知音寥寥。中国书法并不是不为外人所重,相反,尊崇、痴迷、热爱、推崇者世不乏人。但书法的高贵和神秘,书法的艰深和博大,书法鉴赏和践行的艰辛艰难和费时费力,让无数异域他者望而却步。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国书法成为最难攻克的文化堡垒,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又是最难传播的文化形式。
那些急于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人们,往往对中国书法不能轻易地在中西之间广泛交流交往而自卑、自责,甚至自嘲自贱。而我以为,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书法最可贵的文化品质和品性,是中国书法特立独行的伟大标志,是中国书法将来为中国文化争得最大荣誉和最广泛尊崇的文化个性。这也是中国书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后申遗时代最该坚守坚持的文化特质。中国书法的文化光荣不仅在于它几千年的文明史,更在于它今后几百年几千年对全世界的文化吸引力、征服力。
所以,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的发展路径,并不是屈尊低就外人的好奇和满足这种好奇的粗糙粗鄙的书写与书写表演,而是坚守它的文化个性,保持它的文化尊贵与高贵品性,维护它的文化神圣神奇神秘和博大精深。
书法是时间老人为中国文化结构作出的顶层设计。中国书法尽管人人可为,但历经几千年之后,它已经升华为中国文化最高雅、最精致、最经典、最深奥的文化形式。它是最伟大、最杰出的艺术,它也是最普通、最世俗的文化工具。我们可以放弃它的工具性,但我们必须坚守它的艺术性,否则我们这一代必将成为历史的不肖子孙和不可饶恕的文化罪人。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中国书法的高贵品性和艰深性呢?
兹列若干条款如下:
1、入门甚难,非数十年之功,根本不能入其堂奥。书法的掌握,必须来自坚持不辍的书写与练习。此中冰冻三尺决非一日之寒。早在汉代,赵壹就在其《非草书》中记述了当时人们勤奋练习书法的景象:“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王羲之、怀素、智永刻苦习书至“退笔成塜”。这些故事在书法史上已经习以为常。事实与实际情形是,名书法家没有十数年、数十年以至终身临池不辍,他就不可能是一名真正的书家。杨凝式有诗云:“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题怀素酒狂帖后》)书写的操练,临写碑帖,领悟字体,掌握笔意,习得布局谋篇,是一个艺无止境的过程。所有的书法大家都是这样历练而出的。所以他们留下的书法也能使人百看不厌、常读常新。宗白华先生说他早年读《兰亭序》只觉得潇洒飘逸,充满灵性,晚年再读《兰亭序》又见其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晚年的毛泽东也是一位读帖迷。唐太宗爱《兰亭序》,宋徽宗创瘦金体,乾隆帝的“三希堂”,也都是书法史上的奇事。总之,了解书法,认识书法,研究书法,不进入真正的书写就永远是一个外行。所以,书法的这一道门槛实在不低。我们很多年轻人因此被挡在门外,不懂汉语的外国人,如要借助翻译研究书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倘要深入,没有长期的书写实践,也根本不能得其要领。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其《元西域人华化考》中说:“书法在中国为艺术之一,以其为象形文字,而又有篆、隶、楷、草各体之不同,数千年来,遂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然在拼音文字种族中,求韬执笔为中国书已极不易得,况云工乎!故非浸润于中国文字经若干时,实无由言中国书法也。”诚哉斯言。但是,正因为要下如此功夫才能知其一二,这正说明书法的高深艰难,它令人望而却步,也令人高山仰止、望而生畏、崇敬有加。
2、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字的书写艺术,中国文字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几千年,存活几千年,传承几千年的文字,它是中华古代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结晶。它又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从古至今仍然存活的象形文字、方块字、形意音结合的文字,它还是全世界文字中拥有最庞大、最丰富、最有代际关系的文献的文字。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中国文献宝库有相当的内容是由中国书法写就。比如敦煌文书中的“书写”卷子。从甲骨文、金文、秦汉竹简,到历代碑刻,中国书法史文献有一半与中国文献史是重叠重合的,或者说在印刷技术普遍使用之前,中国文献史也就是中国书法史,或者说中国书法史不仅曾经等同于中国文献史而且是更广大于中国文献史的文化史。这是让世界为之惊讶的书法文化史!中国文字如此深奥难记、难学、难用,中国文献如此复杂庞大,中国历史、军事、经济、哲学、政治如此神秘博大,与它们如此扭结在一起的中国书法,怎不令人心存敬畏,怎不闻见起来叹为观止!学习中国书法,就是学习全套的、古老的、悠久的、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这使得中国书法与中国古老文明一样,显示出高贵的文化身份,也令后人和外人在它面前不得不三思而行或者要拿出最大的勇气来走进去。
3、除了上述与文化文献的关系密切外,中国书法由于书写自觉来得早,以后的历史又有过之而无不及,至科举时代,虽后有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冲击和影响,但因了科举制度的广泛深入持久推进,其文化积累、递进、升华依然是愈演愈烈。此中最突出的文化现象就是中国书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作品、史料、书论、碑刻、墓志、摩崖、法帖。其中文字、书体的考辨,书家书风的辨识,书论笔意的流变,事涉历史、考古、金石、训诂、音韵、考据种种学问。研习、钻研这些书法历史材料,是一个书家应备的基本功底。与中国文字一样,中国书法还形成了一套完全独立系统的结构知识、结体系统、技法理论、美学精神。这套体系既与中国文字结字造字法则相关联,又与中国艺术写意气韵情志气象的精神相通。所有这些书法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岂是我们随意可以习得?这些历经几千年文明史发展而来,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智慧与心血的文化奇葩、艺术绝技,能不充盈着神圣的高贵的文化气息吗?!
4、中国书法还通向中国的文学、篆刻、绘画(琴棋书画之类)、文房四宝、哲学、宗教等等,没有这些文化的相通和触类旁通,对书法的认知也将无从谈起。这些相辅相成的文化关系,使中国书法的内涵、形式、精神深不可测。书法写诗写文或名诗名文名句名联入书,是书法最重要的传统和书写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两者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学书而不知传统诗文,不知其可也。书法与篆刻几乎是不能分离分开的。然篆刻有自己的材质、形制、技法、工具、用途,所以毕竟是两种艺术。两者分别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可见其终究不同。但篆刻的文字、刀法、结体、结构,哪一样没有书法的影子?篆刻及其雕章钤印又是书法作品不可或缺的内容。书法通向中国绘画,成为中国画的笔法、笔墨、笔意、笔触,成为中国画的有机组成、诗意构成、书画合成,成就中国画的诗画合一、诗画互补的直观形式,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表层结构,在精神深处也同样通达王维的诗画合一的美学境界。中国书法的笔墨纸砚工具,由于伴随着书法的千年传承史,同样发展到了高度精致的程度。制笔工艺高度发达,材质选择精益求精;制墨工艺泥色干湿粘稠非高度专业化不能为之;宣纸尺幅、厚薄、水性、柔韧、取材、浆造,无不独树一帜;砚分若干,多有名产,材质、雕刻、造型、寓意、象征,无所不用其极,成就砚中极品。这些再一次说明中国书法的不简单。它是世界的唯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高峰。这些难道不是也处处显示着中国书法的高贵气质和品性吗?
中国书法的高贵气质和高贵品性,一方面使它不能平易近人,不能通俗易懂,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另一方面它也展示高深的修养、艰涩的传习、圣洁的气质、典雅的风韵,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和无穷的神韵。书法本身还可自分雅俗,此中意味也颇难品味。陈垣说:“《九月十七日帖》及《奉橘帖》最要能看出名贵气。多学多看,笔下自然不俗,此为医俗之仙方。看不出他名贵,眼中仍是俗也。”总之,中国书法的种种高贵不应该受到损害、亵渎、败坏,不能曲就肤浅和世俗。这种高贵正是我们赢得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热爱、向往的文化高度。当人类走向未来,迈向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的你来我往,互相交往之后,中国书法必将成为一切他者的文化最爱,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最后一个被人们无限心仪的桂冠。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自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www.acyc.org.cn